1975年,蒋介石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历程,作为他的儿子,蒋经国一手操办了他的葬礼,更是当场宣布了一个要求,而现场所有人在听到这一要求后,竟集体沉默了,一旁的宋美龄不由得悲从中来,最终坐上了去往美国的飞机,甚至死后也留在了美国,那么蒋经国究竟说了什么?宋美龄又为何匆匆前往美国再也不回来了呢?
晚年的蒋介石在车祸后,身体大不如前,而一次错误判断下进行的手术,也让他的身体濒临随时可能崩溃的边缘,可没成想,就在所有人都不抱有希望的时候,蒋介石的精神却突然变好了起来,还经常让蒋经国来汇报最近的工作。
一次,蒋经国例行来看望父亲,临走前,蒋介石竟少有是嘱咐他,照顾好身体,这让蒋经国心里十分奇怪。 在这么多年的相处中,蒋介石很少关心蒋经国的状况,可以说父子之情很是淡薄。如今听到这样的话,蒋经国反而不适应,但是在忙完工作后,蒋经国担心父亲的情况,又探望了一番,发现并无特殊之处,才安心回到家。
蒋经国
然而回到家没多久,蒋经国就接到了蒋介石病危的电话,又立刻回到父亲身边,但是没想到,蒋介石除了要求将自己葬到大陆之外,就是要他好好对待宋美龄。
蒋介石到死都没有提到过毛福梅,这让蒋经国心里为母亲感到难过,可是却也不能不答应蒋介石的临终遗言。后来蒋经国与宋美龄开始了明面上的在斗争,同时按照大陆习俗,由蒋经国一手操办蒋介石的葬礼。
之后关于政治上的选举,宋美龄所获得的支持远比蒋经国多得多,但是蒋经国凭借他那灵活的头脑,在最后使用计策成功翻盘,至此宋美龄终于承认自己失败了。而且之后在蒋介石的葬礼上,蒋经国当众宣布,要将蒋介石的尸体和母亲毛福梅合葬在一起。
虽然当时台湾和大陆不允许联系,但是这番话让宋美龄觉得十分难堪,也知道蒋经国是在报复自己,可是现在已经没有靠山的宋美龄,根本无法硬气回怼,只能选择离开台湾,到美国居住。
之后蒋经国把持着台湾的政权,即使心中对宋美龄有不满,但是想到父亲在日记中,也提到要好好对待宋美龄,于是蒋经国偶尔也会与宋美龄联系,甚至还会询问一些政务的解决办法。
这让宋美龄产生了误解,认为自己仍然可以掌握台湾政权,而且有时蒋经国还称自己为母亲,让宋美龄重新动了掌权的念头。可是因为后面中美建交,并且与台湾断交的事情,两人发生了争执,才让宋美龄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再回到权力中心。
蒋经国对自己的尊重和询问,更多的是因为蒋介石的临终嘱托。宋美龄过了几个月后,才想明白了所有事,开始真正的放下与蒋经国的芥蒂,两人的关系反而比蒋介石在世时的关系更加融洽。
直到1986年,蒋介石一百年诞辰时,蒋经国将宋美龄接了回来,当时台湾很多人认为宋美龄是为了重新夺回权利,但是没想到的是,两人虽然依旧交谈生疏,但是少了许多火药味。而且宋美龄还帮助巩固了蒋经国的领导人地位。
至此两人的关系才真正的缓和下来,只不过蒋经国过分操劳政务,没有蒋介石会保养身体,没多久就离世了,宋蒋相争也就成为了历史。
其实宋美龄和蒋经国本就没有任何亲情可言,甚至毛福梅的悲剧,还与宋美龄有一部分原因,两人到死可能才会完全放下所有的仇恨。而造成这一切的蒋介石,却没有为自己做的事感到愧疚,也是因为他这个父亲造成了自家人争斗的局面。那么蒋经国和宋美龄的恩怨到底有哪些呢?
蒋介石年少多情,不惜为新妻休发妻,作为儿子的蒋经国,又会如何做呢?
蒋介石在14岁的时候,尽管还在上学,但是也听从了父母的安排,在1901年与大自己五岁的毛福梅结了婚,此时的蒋介石正处于青春年少时期,正是喜欢放荡不羁的生活时,却被迫接受包办婚姻。因而与毛福梅的夫妻情分可以说是没有的。
毛福梅(左)
甚至蒋介石不愿与毛福梅同房,而是以学业等各种理由,推脱与毛福梅的亲近,直到结婚八年后,蒋介石在母亲的逼迫下才愿意与毛福梅同房,而这就成功的为蒋介石迎来了自己的孩子-蒋经国。
后来蒋介石不甘心居于一隅,于是在毛福梅生下孩子不久,蒋介石就离开了老家,在1911年认识了一位青楼女子-姚冶诚,两个年龄相符的青年人一拍即合,迅速产生了爱情的火花,陷入了热恋。姚冶诚十分爱慕蒋介石,还将自己所有的身家,都给蒋介石的政治道路铺路。
之后蒋介石还为她赎了身,并且将养子蒋纬国交于她抚养,并在苏州定居。后来蒋介石又辗转到了上海,在1921年又结识了一位年轻女子-陈洁如,作为商业大亨家族的女儿,对蒋介石的帮助显然更大,因此蒋介石与陈洁如的感情更加独特。
此时蒋介石的儿子,蒋经国已经十几岁了,在1925年,蒋介石决定将他送到国外学习。从这之后,蒋经国便与母亲毛福梅分开了数十年,在这期间,蒋经国一直注意着父亲的动向。关于父亲后来娶的两位妻子,蒋经国也都是默许的。
但在1927年,蒋介石为了娶宋美龄,甚至要与毛福梅离婚,这让蒋经国坐不住了,几次写信反对父亲结婚,但是蒋介石怎么会听蒋经国的劝阻,在几次与毛福梅的商量下,最终毛福梅答应了蒋介石离婚的诉求,但是离婚不离家,蒋介石也答应了。
两人离婚后,毛福梅还继续在蒋介石的老家照顾着蒋家老人,除此之外,蒋介石还欺骗陈洁如,说自己是假结婚,还会再回来娶她后,陈洁如也与蒋介石离了婚,至于妾室姚冶诚就不足担心。至此蒋介石如愿得到了宋美龄的芳心。
而这一事情让远在俄国的蒋经国十分气愤,开始埋怨蒋介石和宋美龄,尤其是对宋美龄的怨恨逐渐增加。在1937年他带着自己的妻女回到了奉化,在蒋家老宅里见到了阔别已久的母亲。
这时蒋经国眼睛发酸,看着年老的母亲,心中十分心酸,更加怨恨宋美龄,始终认为是宋美龄破坏了他们一家。之后蒋经国决定回到父亲蒋介石身边工作,准备去见见这位将他父亲迷得神魂颠倒的女子。
面对留学归来的儿子,蒋介石心中是十分高兴地,毕竟自己只有这一个儿子。蒋介石还让蒋经国喊宋美龄为母亲,但是这两人却好似仇人一般,互相不顺眼。毕竟两人只相差十三岁,蒋经国也喊不出口。
直到1939年,蒋经国在外为父作战,却发生了一件让蒋经国十分痛心的事情-丧母。
这让蒋经国大受打击,立刻回到蒋家老宅,看着一片废墟中的尸体,蒋经国的内心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悲痛,而造成这一原因的就是蒋介石,在知道日军会针对自己时,却没有告知毛福梅。
因此毛福梅葬身于炮弹之下,甚至是在第二天才被人找到尸体。之后蒋经国为母举办葬礼,蒋介石却当不知一般,竟一个亲信都没来参加。这让蒋经国的心彻底凉了,对宋美龄的恨更加深了,他认为蒋介石不参加母亲的葬礼,就是因为宋美龄。
宋美龄
蒋经国丧母之痛,却得不到应有的关怀,对宋美龄更加怨恨的他,又会做出什么事情呢?
在这件事后,蒋经国开始真正的下决心与宋美龄斗争,想要将她拉下政治舞台和蒋介石身旁。蒋介石却不知蒋经国心里的恨已经发了芽,反而又想进一步拉近蒋经国和宋美龄的关系,在1942年,宋美龄借病前往美国拉拢势力,蒋介石假扮宋美龄的语气,与蒋经国进行书信交流。
蒋介石以为蒋经国不知道事实,还将国内的权利逐渐交给蒋经国,这让远在美国的宋美龄无力插手,于是蒋经国的势力得到了很大发展,甚至在1945年代表中国与苏联谈判。到这就可以看出,蒋介石对自己的儿子还是十分器重的。
之后因为通货膨胀过高,导致民国时期的经济十分不稳定,蒋经国受命整顿经济市场,因此蒋经国决定先查贪污和走私,重点目标就是那些产业大的公司,比如扬子公司。但是他没想到,这竟然牵连到宋美龄姐姐家的儿子孔令侃,这一机会让蒋经国抓住了。
原本他就想打压宋美龄,这一现成的机会,他不可能不要,于是立刻将孔令侃关进大牢,然而没想到宋美龄直接来到牢房,就将孔令侃放出来了,直接无视蒋经国的权利,后来蒋介石知道了,反而责怪蒋经国对家人下手。这让蒋经国心中不满又感心酸,还为母亲毛福梅感到不公,但是现在他并没有什么实力。
之后,蒋经国开始将注意力放在别处,不再参合蒋介石的计划,这让宋美龄的戒备有所放松,毕竟她很担心蒋介石会十分重视蒋经国,而这一次事情让宋美龄心中的把握大了几分,与蒋经国的相处也友好了许多。
孔令侃(右)
直到1949年,蒋介石战败,带着蒋经国等人逃往了台湾,并且再次当政。这时的蒋介石老当益壮,仍然能够较好地处理台湾事务。但是后来经历的手术和车祸,让蒋介石的身体大不如前,对政务的处理开始力不从心。
宋美龄和蒋经国一边照顾蒋介石,一边进行着私下的斗争,在来到台湾后,两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僵硬,但是日益虚弱的蒋介石,看不到这一点,而是不断劝说两人好好相处,甚至将内政交给蒋经国,外交交给宋美龄处理。
这让两人的斗争更加激烈了,宋美龄想要扶持自己的外甥孔令侃上位,但蒋介石还是想要蒋经国上位,这让宋美龄不得不成为蒋介石的对立面。但为了不让蒋介石察觉两人的斗争,表面上两人表现得关系如蒋介石希望的那般,相处看起来十分融洽,这让蒋介石逐渐放心将权利交给两人。
之后蒋介石的病情日益严重,宋美龄前往美国寻找医生,蒋经国则在父亲旁边照料,这时的三人仿佛成为了一家人,一同治理着台湾政务,又一同为蒋介石的病情寻找新的治疗方案。但是后来决定进行的手术,却加速了蒋介石的死亡。
蒋介石去世后,蒋经国和宋美龄的关系变得十分糟糕,甚至当着宋美龄的面,在所有人面前,表示要将蒋介石和亲身母亲毛福梅合葬。蒋经国对宋美龄没有依赖,宋美龄也无法接受自己有这样一个养子,两人之间没有任何感情基础,除了蒋介石诞辰周年两人见过,之后再无联系。
两人的书信联系也是因为蒋介石的原因,两人更多的反而是利益斗争。只不过宋美龄知道自己在台湾失势,再加上不愿回忆往事,才主动搬离台湾。最终宋美龄直至去世都是葬在美国,而宋蒋两人的斗争历史,也随着他们的消亡落下帷幕,让人唏嘘不已。